1. 6163银河net163am


      1. 网站首页 集团概况 集团要闻 地市专题 党群工作 内部频道
        6163银河net163am简介
        6163银河net163am简介
        用户名:
        密码:
        2025年4月份行业资讯
        2025年3月份行业资讯
        2025年2月份行业资讯
        2025年1月份行业资讯
        2024年12月份行业资讯
        2024年11月份行业资讯
        2024年10月份行业资讯
        2024年9月行业资讯
        2024年8月行业资讯
        2024年7月行业资讯
        您所在位置:首页  |  群团工作
        反家庭暴力法亮点解读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2/29 9:32:58  阅读次数 :5837  

         

        “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表明了态度 ,体现了进步 ,打通了渠道,划定了红线,营造了氛围,顺应了民意。”中华女子学院教授李明舜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

        李明舜认为,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一是表明了国家对家庭暴力的否定和谴责 ,宣告了家庭暴力不是个人私事而是社会公害,不是家庭琐事,而是违法犯罪。二是彰显了国家对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保护,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举措,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三是畅通了公权力干预家庭暴力的渠道,使家庭不再是隔离于社会的孤岛 ,家庭成员面对家庭暴力也不再孤立无助。四是为每个家庭及其成员划定了行为红线,任何人都不得越过红线侵害其他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五是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注家庭暴力 ,反对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围。六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回应了社会公众的期待和关切。

        “总的来讲,反家庭暴立法体现了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精神 ,考虑和部分吸收了各方意见 ,有比较大的进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夏吟兰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

        亮点一:家庭暴力明确包含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 、残害 、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夏吟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家庭暴力的概念比较符合中国国情,基本与国际接轨 。从行为类型来看,除了身体暴力 ,明确包括精神暴力 ,“等侵害行为”给了法官具体情况的自由裁量空间 ,可以把性暴力纳入“等”的行为类型之中 。

        薛宁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实践中 ,家庭成员之间的性暴力客观存在,已经有很多案例 。定义虽然没有明确列举性暴力 ,但“等侵害行为”的表述 ,为日后制定实施细则或司法解释留有空间。

        亮点二: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反家暴法

        第三十七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薛宁兰 :在附则中增加准用条款,扩大了家庭暴力法的主体适用范围 ,有着同居关系、抚养照料关系、家庭雇佣关系等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都可以依照反家暴法规制。反家庭暴力法不是婚姻家庭法,是社会保护法,家庭成员以外有着共同生活关系的人之间的暴力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具有共性 。这样可以更加有力地保护亲密关系中的受暴人基本人权,也是对我国反家暴运动的总结 。

        亮点三 :强调预防为主 ,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 ,特殊保护

        第五条规定,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 、矫治与惩处相结合原则。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保护当事人隐私。

        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李明舜:反家庭暴力法明确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即对家庭暴力零容忍的原则;共同责任原则 ;预防为主 ,教育矫治和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特殊保护的原则;尊重受害人意愿 ,保护当事人隐私的原则 。

        薛宁兰: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 ,同时应根据家庭暴力的不同程度而有所区别 ,对于轻微家暴行为,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有利于婚姻关系的稳定;如果施暴人的行为涉嫌犯罪,公权力就应及时干预。特殊保护很有必要,尤其是对儿童的保护 。

        亮点四 :遭遇家暴可报警或起诉

        第十三条规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 、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

        李明舜 :反家庭暴力法为家庭暴力受害人设立了较为充分的救济途径,包括家庭纠纷的调解,报警求助 ,申请庇护,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起诉追究法律责任等等。

        亮点五:强制报告义务

        第十四条规定,学校 、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

        同时,第十三条规定 ,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

        夏吟兰 :强制报告义务可以及时发现家庭暴力 ,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失智老人、残障人士等没有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等弱势群体。

        薛宁兰 :强制报告义务是对第五条特殊保护的具体化。第三十五条明确不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法律责任 ,联系起来看,这增强了该项特别保护措施的强制力 。

        亮点六:紧急庇护制度

        第十五条规定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 、鉴定伤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 、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

        第十八条规定 ,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可以单独或者依托救助管理机构设立临时庇护场所,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临时生活帮助。

        李明舜:在家庭暴力的处置一章中 ,创设了强制报告制度 ,告诫制度,撤销监护制度,紧急庇护制度。这些制度的设立构建了处置家庭暴力的措施体系。

        亮点七:公安告诫制度

        第十六条规定,家庭暴力情节轻微,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同时明确了告诫书的证据作用。第二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据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等证据 ,认定家庭暴力事实。

        夏吟兰:公安告诫制度为警察及时干预家庭暴力提供了利器。书面告诫可以警告施暴者不得施暴 ,不构成治安管理处罚的家庭暴力,警察可以通过出具书面告诫书的形式 ,是公安机关及时介入家庭暴力的中国经验。同时 ,书面告诫书具有证据的作用 ,书面告诫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认定家庭暴力的证据。根据这一证据,法院可以裁定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判决准予离婚,对受害者给予损害赔偿 。

        亮点八 :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第四章“人身安全保护令”包括十个条文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不再依附其他诉讼,明确“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 ,其近亲属 、公安机关 、妇女联合会 、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 、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 ,可以口头申请 ,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

        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由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居住地、家庭暴力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措施包括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

        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

        夏吟兰: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总体上比较完整 ,包括申请、管辖、形式 、措施、期限、执行等 。长期以来,人身安全保护令需要依附其他案由,此次反家暴法将人身安全保护令规定为独立案由是一个突破 ,家庭暴力受害者可以独立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特别有利于及时保护家暴受害人。扩大了申请人的范围,近亲属 、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对于书面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同时,将法院受理的保护令申请分为一般保护令和紧急保护令,情况紧急的,应当在24小时内签发保护令。这有利于及时阻断家庭暴力 ,隔离施暴者,避免暴力升级,以最大限度保护家暴受害者。

        薛宁兰:家暴法除强调预防为主外,一个很大亮点就是专章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 。除规定通常保护令,增加紧急保护令;保护令内容除了禁止令 、迁出令,还有弹性规定 ,根据当事人需要 ,采取其他措施 ,对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用足保护令措施,依法及时制止暴力发生提供了依据 ,值得肯定 。第三十四条规定违反保护令的法律责任 ,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使保护令发挥作用有了更切实的法律保障 。

        亮点九:构建多机构合作反家暴机制

        第四条明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 、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司法机关 、人民团体、社会组织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 ,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反家庭暴力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

        夏吟兰:反家庭暴力法构建了多部门 、多机构合作的反家暴机制。明确反家暴是国家责任 ,由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牵头,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其他部门的反家暴工作 ,具体规定了司法机关、医疗机构、幼儿园 、学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联、残联等在反家暴工作中的职责 ,反家庭暴力工作不是某个组织的事情 ,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   ·  
        首页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5 河南省6163银河net163am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E-mail:web@njgxq.org 河南省6163银河net163am网站备案 :豫B2-20130011-2        

        1. XML地图